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于2010年批准为海南省省级特色专业,面向三农,面向热区,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,培养创新能力为本专业教育理念,高起点,高标准,严要求的开展“特色专业”建设。在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重素质”的人才培养模式下,培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、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、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,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创新型人才。优化该专业结构,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,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,使“特色专业”在教学条件、师资队伍、人才培养模式、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、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等方面形成更具优势和特色、最终建成国内一流有重要特色的品牌专业。该专业为我国的热带农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一、专业特色
1、依托海南农业特色行业,突出农业机械优势
以热带农业机械为特色,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。早在五、六十年代,本专业就是热带农业机械的科研教学基地,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提高,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也得到了发展,并明确了“坚持光、机、电液结合,突出农业机械特色”的专业定位。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、科研、创新科技活动都紧紧围绕农业机械行业背景,学生参与教师实际科研课题,得到了较大锻炼。本专业教师充分发挥海洋之神农业机械的传统优势,结合学科前沿方向积极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,做到教学、科研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。形成了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,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2、探讨实行大机械培养模式,打通机械工程和农业机械的培养通道
经过多年建设,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,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,引进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办学理念,构建大机械类教学平台。按大机械本科教学,争取按机械工程及农业机械工程两大类培养模式打通,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提供学科大类平台和专业通道,学生通过选修不同课程,达到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。富有弹性的教学平台设计和教学管理制度,给广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更大空间,有利于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。
3、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
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,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增强实验教学能力。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,本专业依托农业工程一级学科,在农业机械、绿色制造、光机电液系统及其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优势,建立了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科研体系。近5年获省级奖励5项,年均科研经费约100多万元;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相结合,并特别注重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。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,在机构学、运动学、机械创新设计、优化设计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,将这些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,不断充实和完善到课程教学内容中。创建了与农业机械发展密切联系的高水平特色教学实验项目,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,通过对实验方案、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的反复模拟比较、优化组合和调整,使学生能够对大型光机电液系统进行自我设计和综合实验设计,进而完善个性化训练,并可与实体实验形成优势互补,节约了实验的费用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二、成果特色
海南作为华南热带地区的主要省份之一,每年的农产品尤其是热带水果产出数量非常可观,但其主要是以原生态形式内销内陆各省,其产品的深加工价值以及相应的附加值根本没有得到充分体现,本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结合本省农产品以及热带水果特色,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装备。项目建成后,除满足热带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外,通过对落后的热带农产品生产、加工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,对落后的加工设备进行更新换代,科研条件得到改善,相关技术水平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,为海南乃至整个热区经济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,其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。
三、现有基础
本特色专业已形成了教授、中青年博士为骨干、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队伍,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,在研课题20余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和在研的共计7项,农业农村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项目2项、省重点项目1项,专业实验室面积5120平方米,万元以上设备103台。近3年,本学科已完成了研究项目6项。在课程建设中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,校级精品课程2门,校级重点课程4门,校级讨论式课程1门,校级高标准网络课程1门。教学团队有1个校级教学团队 “热带农业机械设计课程群创新教学团队”。科学研究方面发表高水平的EI/SCI论文27篇,授权专利41项,其中发明专利22项,实用新型专利19项。制造的样机有“挖拔式式木薯收获机”、“椰子切口机”、“立式甩刀式香蕉秸秆还田机”、“田间处理式香蕉茎秆纤维提取机”等。